医学PICC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,主要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、化疗或营养支持。PICC导管具有减少反复穿刺、保护外周血管、降低感染风险等优势。
1、导管定义:
PICC全称为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,是一种细长柔软的导管,通常由硅胶或聚氨酯材质制成。导管从肘部贵要静脉、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插入,尖端最终定位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,实现药物直接输注至心脏附近大血管。
2、适用人群:
需长期静脉输液超过7天的患者优先考虑PICC,包括肿瘤化疗患者、肠外营养支持者、长期抗生素治疗者。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静脉营养时也可使用新生儿专用PICC导管。
3、置管流程:
操作需由专业护士或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完成,包括测量导管长度、消毒穿刺部位、送入导管至预定位置。置管后需通过X光确认导管尖端位置,整个流程约30-60分钟,属于微创操作。
4、维护要点:
导管留置期间需每周更换敷料和肝素帽,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。避免提重物、剧烈运动及穿刺侧血压测量,沐浴时需用防水敷料保护穿刺点。
5、并发症:
可能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、机械性静脉炎或导管感染。表现为置管侧肢体肿胀、疼痛或发热,需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,必要时拔除导管并抗感染治疗。
PICC留置期间建议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,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。正常生活不受限制,但应避免游泳、举重等可能牵拉导管的活动。导管最长可留置1年,具体时间根据治疗需求和导管状况调整。治疗结束后由专业人员无菌操作拔管,拔管后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