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肠间质瘤的症状可能由肿瘤压迫、黏膜溃疡、出血倾向、神经浸润、远处转移等因素引起,通常表现为便血、排便习惯改变、腹痛、肛门坠胀感、体重下降等症状。
1、便血:肿瘤表面血管丰富或溃疡形成可能导致便血,血液常呈暗红色或鲜红色,附着于粪便表面。患者可能误认为痔疮出血,需通过肠镜鉴别。伴随症状包括贫血、乏力。
2、排便异常:肿瘤占位效应可导致排便习惯改变,如便秘腹泻交替、里急后重感或大便变细。可能与直肠局部狭窄影响粪便通过有关,需与肠易激综合征区分。
3、腹部不适: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引起下腹隐痛或坠胀感,体位变化时可能加重。疼痛向骶尾部放射时提示可能侵犯神经丛,需影像学评估肿瘤范围。
4、肛门症状:低位直肠肿瘤可能导致肛门异物感、排便不尽感或假性便意。直肠指检可触及质硬肿块,指套带血是重要体征,需警惕肿瘤距肛缘距离。
5、全身表现:晚期可能出现消瘦、食欲减退等消耗症状,与肿瘤消耗、慢性失血或肝转移相关。若出现黄疸、腹水提示转移灶形成,预后较差。
直肠间质瘤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、鸡蛋,适量补充红枣、菠菜等富铁食物。避免辛辣刺激饮食,养成定时排便习惯。适度进行快走、盆底肌训练等低强度运动,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及肿瘤标志物。出现进行性消瘦或排便梗阻需及时复查CT或PET-CT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