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素痣切除手术可通过局部麻醉、病灶切除、创面缝合、术后护理、病理检查等步骤完成。色素痣通常由黑色素细胞异常聚集引起,可能与紫外线暴露、遗传因素有关。
1、术前准备:
手术前需进行皮肤评估和血常规检查,确认无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风险。医生会标记切除范围,直径大于3毫米的色素痣建议采用梭形切口设计,确保完整切除同时减少皮肤张力。
2、麻醉消毒:
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,注射时避开病灶区域。使用碘伏溶液由中心向外周消毒3遍,铺无菌洞巾建立无菌操作区域,麻醉生效后开始手术操作。
3、病灶切除:
沿标记线用15号手术刀垂直切开皮肤全层,深度需达皮下脂肪层。采用组织钳轻提病灶边缘,用虹膜剪完整分离色素痣组织,确保切缘距离病灶边缘2-3毫米。
4、创面处理:
彻底止血后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皮下组织,减少死腔形成。表皮使用5-0尼龙线间断缝合,张力较大部位可作减张缝合,术后即刻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。
5、术后管理:
切除组织需送病理检查确认性质,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。7-10天拆线期间保持伤口干燥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,防晒护理需持续3个月以上。
术后饮食建议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,如鸡蛋、猕猴桃等促进伤口愈合。拆线前避免游泳、桑拿等浸水活动,日常使用SPF50+防晒霜保护新生皮肤。恢复期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复诊,瘢痕体质者可配合硅酮凝胶预防增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