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抑郁症可能由激素波动、睡眠剥夺、心理压力、家庭矛盾、既往抑郁史等因素引起,表现为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自责内疚、焦虑失眠、自杀倾向等症状。
1、情绪低落:
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抑郁是核心症状,患者常无故流泪或感到空虚,对新生儿护理产生抗拒感。日常可通过正念冥想、亲友倾诉缓解,严重时需结合舍曲林、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干预。
2、兴趣减退:
对既往喜爱的活动丧失兴趣,回避社交互动,甚至拒绝接触婴儿。建议从简单亲子互动开始重建情感联结,如每天10分钟抚触按摩,必要时接受认知行为治疗。
3、自责内疚:
过度担忧无法胜任母亲角色,将婴儿哭闹归咎于自身过失。伴侣应协助分担育儿责任,避免指责性语言,心理治疗可改善扭曲认知。
4、焦虑失眠:
入睡困难或早醒现象突出,伴随心慌、出汗等躯体症状。保持规律作息,睡前饮用酸枣仁茶,短期可使用唑吡坦改善睡眠质量。
5、自杀倾向:
严重者出现自伤或伤害婴儿的极端念头,可能伴有幻觉妄想。需立即就医进行危机干预,联合奥氮平、文拉法辛等药物稳定情绪。
产后抑郁症患者需保证每日摄入三文鱼、核桃等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,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快走运动,家庭成员应协助夜间哺乳以保障产妇连续睡眠。当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基本生活能力时,务必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