颧弓骨折是面部常见的外伤性骨折,主要指颧骨与颧弓连接部位的骨质连续性中断,多由直接暴力撞击导致。
1、解剖定位:
颧弓位于面部两侧,由颧骨颞突和颞骨颧突共同构成,呈弓状结构。该部位骨折后常导致患侧面部塌陷,可能压迫下方咬肌或影响下颌运动。骨折线多发生在颧弓中段,此处骨质较薄且缺乏肌肉保护,受外力时易发生断裂。
2、损伤机制:
交通事故、运动撞击、暴力打击是主要致伤原因。侧方45度角的外力最易导致颧弓骨折,当冲击力超过骨骼抗压强度时,弓形结构会向内凹陷断裂。高空坠落伤可能合并其他颌面骨折,需通过三维CT明确损伤范围。
3、典型症状:
早期表现为颧部肿胀瘀斑、局部压痛,张口时疼痛加剧。特征性体征包括患侧颧弓轮廓消失、眼球下移若合并眶底骨折、眶下神经支配区麻木。严重者可出现复视或咬合紊乱,提示可能伴发相邻结构损伤。
4、诊断方法:
除临床检查外,CT扫描是确诊金标准,能清晰显示骨折线走向和移位程度。X线华氏位片可观察颧弓整体形态,曲面断层片有助于评估是否合并上颌窦壁骨折。需特别注意是否伴有颅底骨折或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。
5、治疗原则:
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,包括冷敷消肿、流质饮食和止痛药物。移位超过3毫米或影响功能的骨折需手术复位,常用颞部切口或口内切口进行钛板固定。合并眶壁骨折时需同期行眶底重建。
康复期应避免擤鼻涕、剧烈咳嗽等增加面部压力的行为,两周内禁止咀嚼硬物。术后3个月需复查CT评估骨折愈合情况,恢复良好的患者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。日常建议佩戴防护面罩参与高风险运动,驾驶时系好安全带可有效预防此类损伤。若出现持续性面部麻木或视力改变,应及时返院复查排除神经压迫或植入物移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