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结石可通过超声波洁牙、手工刮治、化学溶解、日常口腔护理、定期检查等方式处理。牙结石通常由口腔清洁不足、唾液成分改变、牙齿排列不齐、饮食习惯、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。
1、超声波洁牙:
利用高频振动将牙结石震碎剥离,适用于龈上结石清除。操作时需避开牙龈薄弱区域,对牙釉质无损伤。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,建议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。每年进行1-2次可有效预防结石再沉积。
2、手工刮治:
采用专用器械刮除龈下结石,适用于牙周袋深度超过3mm的情况。操作需配合局部麻醉,可精确清除根面菌斑。治疗后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,配合牙周塞治剂保护创面。该方法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,需由牙周专科医生实施。
3、化学溶解:
使用含聚维酮碘或过氧化脲的凝胶软化结石,辅助机械清除。适用于佩戴正畸托槽等器械清洁困难者。化学制剂需严格控制接触时间,避免损伤口腔黏膜。不能替代机械清洁,需与刷牙配合使用。
4、日常护理:
选用含焦磷酸钠的牙膏抑制矿化,配合牙线清理邻面。巴氏刷牙法每日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电动牙刷的旋转振动模式对预防结石更有效。餐后使用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,减少菌斑堆积。
5、定期检查:
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,拍摄全景片评估隐蔽部位结石。糖尿病患者需缩短至3个月复查。发现早期矿化迹象时,可进行喷砂处理阻断发展。儿童替牙期应加强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。
控制高糖饮食摄入,减少碳酸饮料对牙面的酸蚀作用。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,维持口腔自洁功能。吸烟者需进行尼古丁替代治疗,降低烟草焦油沉积风险。合并口干症患者可使用人工唾液喷雾,改善口腔环境。长期服用降压药者需特别注意牙龈增生情况,及时进行专业清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