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颤的早期征兆主要包括心悸、胸闷、乏力、头晕和气短。房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律不齐、脉搏不规则、活动耐量下降、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焦虑感。
1、心悸:
心悸是房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,表现为心脏跳动不规律或心跳加速感。患者常描述为"心脏乱跳"或"心跳漏拍",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。心悸发作时可能伴有出汗、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,尤其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后更为明显。
2、胸闷:
胸闷多由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导致心肌缺血引起。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,心室率不规则,心输出量可降低20%-30%。患者可能感到胸部压迫感或不适,严重时类似心绞痛症状,但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且与活动关系不密切。
3、乏力:
乏力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有关。房颤患者常主诉易疲劳、体力下降,轻微活动即感疲倦。这种乏力感在老年患者中尤为突出,可能被误认为衰老的正常表现,实则反映心脏功能受损。
4、头晕:
头晕主要由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。当房颤导致心率过快>150次/分或过慢<60次/分时,脑部供血受到影响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近似晕厥或短暂黑朦,这种情况提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,需要及时就医评估。
5、气短:
气短常见于活动时,与肺淤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相关。房颤可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,影响肺静脉回流。患者可能在平卧时症状加重端坐呼吸,或夜间因呼吸困难惊醒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,这些表现提示可能已出现心功能不全。
对于房颤患者,建议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物质。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、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,但应避免剧烈运动。饮食上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,多摄入富含ω-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,控制钠盐摄入。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,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。戒烟非常重要,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心脏传导系统。保持情绪稳定,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练习,有助于减少房颤发作。若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,应及时就医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