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末梢炎可通过甲钴胺、维生素B1、硫辛酸等药物营养神经,配合加巴喷丁、普瑞巴林缓解疼痛。该病可能与糖尿病、感染、酒精中毒、维生素缺乏、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肢体麻木、刺痛、感觉减退等症状。
1、营养神经:甲钴胺作为内源性维生素B12衍生物,能促进髓鞘形成修复神经;维生素B1参与糖代谢维持神经传导;硫辛酸通过抗氧化减轻神经损伤。三种药物需联合使用2-3个月。
2、镇痛治疗:加巴喷丁通过调节钙通道抑制异常放电,适用于烧灼样疼痛;普瑞巴林作为γ-氨基丁酸类似物,对针刺样疼痛效果显著。两者均需从低剂量开始阶梯式调整。
3、病因控制: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需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;酒精中毒性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;自身免疫性可考虑小剂量泼尼松。发病机制涉及微循环障碍和氧化应激反应。
4、物理干预: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每日20分钟;红外线照射能降低痛觉敏感度,每周3次;温水浴通过温热效应缓解肌肉痉挛。
5、中药调理:川芎嗪注射液扩张微血管;血塞通改善血液流变学;天麻素调节神经递质。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,疗程不少于1个月。
日常需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糙米、瘦肉、蛋黄摄入,避免高糖饮食加重代谢紊乱。适度进行握力球训练、踝泵运动促进末梢循环,水温感知训练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肌无力时需及时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