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用药指南 > 资讯详情

急性阑尾炎如何诊断

发布时间:2025-04-04 15:58 相关企业:复禾医药

急性阑尾炎可通过病史采集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腹腔镜探查等方式诊断。急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、细菌感染、淋巴滤泡增生、粪石嵌顿、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。

1、病史采集:

详细询问腹痛特点对诊断至关重要。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,初期出现脐周或上腹部隐痛,6-8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麦氏点。需同时记录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、食欲减退、发热等,了解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及排便习惯改变。

2、体格检查:

麦氏点压痛是诊断核心体征,检查时呈现反跳痛和肌卫提示腹膜刺激征。罗氏征表现为左侧卧位时右下腹痛加重,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盆腔位阑尾炎。需注意老年人和孕妇可能缺乏典型体征。

3、实验室检查:

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,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判断感染程度。尿液检查用于鉴别泌尿系统疾病,妊娠试验排除宫外孕可能。严重者需监测电解质和肝肾功能。

4、影像学检查:

腹部超声作为首选筛查手段,可显示阑尾增粗、周围渗出等直接征象。CT扫描诊断准确率达95%,能清晰显示阑尾形态及并发症如穿孔、脓肿形成。MRI适用于孕妇和儿童等需避免辐射的特殊人群。

5、腹腔镜探查:

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但高度怀疑者,诊断性腹腔镜能直观观察阑尾病变程度,同时可立即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。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育龄期女性需与妇科疾病鉴别的病例。

诊断过程中需动态评估病情变化,建议发病初期每2-4小时复查体征和炎症指标。确诊后应禁食并做好术前准备,根据年龄和并发症风险选择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。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,逐步过渡饮食从流质到普食,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。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,出现持续发热或切口渗液需及时复诊。

上一篇:鼻综合整形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一篇:卵巢早衰吃金凤丸有用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