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谢性白内障可以预防。通过控制血糖、血压等基础代谢性疾病,并采取针对性眼部防护措施,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。
一、控制基础代谢性疾病
代谢性白内障与糖尿病、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。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晶状体内渗透压改变,引发蛋白质变性沉淀;高血压则可能影响眼部微循环。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,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%以下,高血压患者应维持血压低于140/90毫米汞柱。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、荞麦,限制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。
二、营养干预与抗氧化保护
晶状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是白内障形成的关键机制。补充维生素C、维生素E及叶黄素等抗氧化剂可中和自由基损伤。深色蔬菜如菠菜、羽衣甘蓝富含叶黄素,柑橘类水果和猕猴桃含丰富维生素C。同时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,每日适量食用鱼类、豆制品有助于维持晶状体透明度。避免长期高脂饮食,减少油炸食品摄入。
三、环境防护与用眼卫生
紫外线暴露会加速晶状体蛋白氧化变性。户外活动时应佩戴UV400防护标准的太阳镜,宽檐帽可提供额外遮挡。避免长时间直视强光源,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40厘米以上距离并定时休息。吸烟者需尽早戒烟,烟草中的氰化物会消耗体内谷胱甘肽,削弱晶状体自我修复能力。
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代谢性白内障的核心措施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可改善全身代谢状态。保持每日7-8小时睡眠有助于眼部组织修复。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接受裂隙灯检查,糖尿病患者需每半年检查一次。出现视物模糊、眩光等症状时及时就医,早期发现可通过药物延缓进展,严重时需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。日常可做眼球转动训练,每小时远眺绿色景物5分钟缓解视疲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