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期可能出现轻度贫血,但多数属于生理性失血,不会导致严重贫血。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伴随血液流失,若经量正常且饮食均衡,身体可通过造血功能代偿。
一、月经期贫血的生理性因素:
健康女性月经期平均失血量为20-60毫升,铁流失量约15-30毫克。机体可通过增加铁吸收率和红细胞生成素分泌来维持铁代谢平衡。月经周期规律、经量适中的女性,通常不会出现明显贫血症状。
二、需警惕的病理性贫血:
月经过多超过80毫升可能与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经期延长超过7天、血块增多、乏力心悸等症状。长期月经过多会导致铁储备耗尽,引发缺铁性贫血,需检测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指标。
月经期建议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,如动物肝脏、红肉、菠菜等,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。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质吸收,适量补充红枣、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。适度进行瑜伽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,经期后复查血常规监测血红蛋白水平。若出现持续头晕、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,需排查妇科疾病或血液系统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