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梗塞早期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单侧肢体无力、言语含糊、面部歪斜、视力障碍、眩晕及剧烈头痛。这些症状多由脑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,需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。
1、肢体无力:
突发单侧上肢或下肢无力是典型表现,常见于基底节区梗塞。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、走路拖步,严重时完全瘫痪。这与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受损相关,需与颈椎病等骨科疾病鉴别。早期溶栓治疗可改善预后。
2、言语障碍:
表现为吐字不清或理解困难,多见于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塞。部分患者会出现命名性失语或完全性失语,伴随右侧肢体症状时提示优势半球受损。语言康复训练需在发病后3个月内介入。
3、面瘫症状:
突发口角歪斜、鼻唇沟变浅提示中枢性面瘫,常伴同侧肢体症状。与周围性面瘫不同,患者仍可皱眉闭眼。该症状多由脑桥或内囊病变引起,需通过头颅CT明确梗塞范围。
4、视力异常:
突发单眼黑蒙或视野缺损常见于后循环梗塞。部分患者出现复视或眼球运动障碍,提示脑干受累。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,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需紧急处理。
5、眩晕发作:
持续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需警惕小脑梗塞,常伴随共济失调。与耳石症不同,脑源性眩晕多无听力改变。后循环缺血患者可能出现跌倒发作,需排除椎动脉夹层。
6、头痛剧烈:
突发炸裂样头痛可能提示出血性梗塞或静脉窦血栓。部分前循环梗塞患者会出现病灶侧额部胀痛,与血管牵张反射有关。需密切监测血压及意识状态变化。
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,发病4.5小时内是静脉溶栓黄金窗口期。日常需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低盐低脂饮食,适度进行有氧运动。定期监测颈动脉斑块情况,戒烟限酒可降低复发风险。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应规范抗凝治疗,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血压剧烈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