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臂上起小疙瘩很痒可通过冷敷止痒、外用药物、口服抗组胺药、避免搔抓、排查过敏原等方式治疗,通常由皮肤干燥、接触性皮炎、湿疹、荨麻疹、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冷敷止痒:
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后轻敷患处,每次10-15分钟,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瘙痒。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,防止冻伤。冷敷后涂抹无刺激保湿霜,如凡士林或尿素软膏。
2、外用药物:
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、地奈德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减轻炎症。合并感染时可联用莫匹罗星软膏。炉甘石洗剂适合渗出性皮疹,每日涂抹2-3次。激素类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。
3、口服抗组胺药:
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,缓解瘙痒和红肿。夜间瘙痒明显者可睡前服用扑尔敏,但需注意嗜睡副作用。持续用药不超过1个月。
4、避免搔抓:
修剪指甲并保持清洁,夜间可戴棉质手套。搔抓会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,加重炎症反应。转移注意力如轻拍皮肤或使用薄荷脑止痒膏替代抓挠。
5、排查过敏原:
记录近期接触的洗涤剂、金属饰品、植物等可疑致敏物。斑贴试验可明确接触性过敏原。避免穿着化纤衣物,选择纯棉宽松款式。洗衣时漂洗彻底,减少洗涤剂残留。
日常穿着透气衣物,避免汗液刺激。饮食减少辛辣海鲜等易致敏食物,增加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。洗澡水温控制在37℃以下,使用无皂基清洁产品。若皮疹扩散、出现脓疱或发热,需及时皮肤科就诊排除带状疱疹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