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发酸可能由牙龈炎、牙周炎、牙齿敏感、胃酸反流、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。
1、牙龈炎:
牙龈炎是牙龈发酸的常见原因,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组织引起。牙龈处于炎症状态时,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,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,轻微刺激即可产生酸胀感。典型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,可能伴有轻微疼痛。日常需加强口腔清洁,使用软毛牙刷,配合含氟牙膏和牙线清洁牙间隙。若症状持续需口腔科检查,可能需专业洁治。
2、牙周炎:
牙周炎是牙龈炎的进展阶段,牙周袋形成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根暴露。暴露的牙骨质含有大量牙本质小管,冷热刺激或酸性物质可直接通过小管刺激牙髓神经,产生明显酸软感。常伴随牙龈出血、口臭、牙齿松动等症状。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龈下刮治,严重者需牙周手术。日常使用抗敏感牙膏可缓解症状。
3、牙齿敏感:
牙齿楔状缺损、过度磨耗或龋齿导致牙本质暴露时,外界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,引发短暂尖锐酸痛。酸性食物、冷空气吸入均可诱发,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。建议使用含钾盐的抗敏感牙膏,避免横向刷牙。缺损较大者需口腔科进行脱敏治疗或充填修复。
4、胃酸反流:
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平卧时,胃酸可能反流至口腔腐蚀牙釉质,长期可导致牙齿舌侧面酸蚀症。酸性环境使牙龈组织处于低pH值状态,引发持续酸胀不适。常伴反酸、烧心等症状。需消化内科诊治,睡眠时抬高床头,避免睡前饮食。口腔护理建议使用含碳酸氢钠的漱口水中和酸性环境。
5、维生素缺乏:
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牙龈胶原合成障碍,表现为牙龈水肿、质地松软,轻微摩擦即产生酸胀感,严重时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。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引起口腔黏膜感觉异常。建议增加新鲜果蔬摄入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。需注意长期维生素C缺乏可能发展为坏血病。
牙龈发酸期间应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酸性食物,如柑橘类水果、碳酸饮料等。推荐使用37℃温水漱口,选择含芦荟或洋甘菊成分的牙膏减轻炎症反应。每日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,配合牙线清理牙缝。长期吸烟者需戒烟以减少对牙龈的化学刺激。若调整生活方式2周后症状无改善,或出现牙龈化脓、牙齿松动等表现,需及时就诊口腔科进行专业检查,排除牙周脓肿、根尖周炎等疾病。孕妇出现牙龈酸胀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,激素变化可能加重牙龈炎症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