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卵巢功能下降的药物主要有雌激素类药物、孕激素类药物、促排卵药物、中药调理及营养补充剂等。
1、雌激素类药物:
雌激素替代治疗是改善卵巢功能下降的常用方法,常用药物包括戊酸雌二醇、结合雌激素等。这类药物通过补充外源性雌激素,缓解潮热、盗汗等低雌激素症状,同时预防骨质疏松。需在医生指导下周期性使用,并配合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。
2、孕激素类药物:
地屈孕酮、黄体酮等孕激素常与雌激素联合使用,形成人工周期疗法。孕激素能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过度刺激,降低子宫内膜增生风险。用药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,通常每月需服用10-14天。
3、促排卵药物:
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,可考虑使用枸橼酸氯米芬、来曲唑等促排卵药物。这类药物通过调节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,刺激残余卵泡发育。但卵巢储备严重不足者效果有限,使用前需评估抗苗勒管激素水平。
4、中药调理:
传统中药如坤泰胶囊、乌鸡白凤丸等具有补肾填精、调理冲任的功效,可改善月经紊乱、腰膝酸软等症状。中药需辨证施治,常见证型包括肾阴虚、肾阳虚等,疗程通常需要3-6个月。
5、营养补充剂:
辅酶Q10、DHEA、维生素E等营养素可能辅助改善卵母细胞质量。DHEA需谨慎使用,过量可能引起痤疮、脱发等雄激素效应。建议在医生监测下联合基础治疗方案,不作为独立治疗手段。
卵巢功能下降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,重点补充优质蛋白、深海鱼类及深色蔬菜。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。避免熬夜和过度节食,控制BMI在18.5-23.9之间。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症状,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。建议每3-6个月复查性激素六项和盆腔超声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